本網訊(通訊員 黃迪旭)近年來,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徐家井街道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扣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聚焦黨建引領、資源融合、精細調處、合力共治,以小區治理“三務合一”、網格管理“多網合一”、矛盾糾紛“四級調處”、綜合治理“多元研判”等機制拓寬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著力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黨建引領、共建共享,構建小區治理“三務合一”機制,變“滿盤沙”為“一盤棋”。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針對無物業老舊小區管理相對無序問題,構建小區治理黨務、居務、警務“三務合一”機制,在無物業管理小區成立功能型(志愿型)黨支部、共建共治委員會,共建共治委員會成員由小區功能型(志愿型)黨支部委員、小區業主委員會、社區居委會成員、社區民警共同組成,小區黨務、居務、警務由共建共治委員會統一管理,由小區功能型(志愿型)黨支部“聚沙成塔”組建起小區治理的“四梁八柱”,通過廣泛走訪調研、定期分析研判、共商共議共決、集中派單領辦等,解決小區環境衛生、基礎設施、事項代辦、矛盾化解等問題,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街道成立小區功能型(志愿型)黨支部、共建共治委員會25個,打造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示范小區2個,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260余個,真正實現小區“大小問題有人管,歷史難題有人治,家常小事有人理”。
資源融合、組團服務,健全網格管理“多網合一”機制,變“獨角戲”為“大合唱”。堅持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全面加強網格化管理建設,把綜合治理鏈條延伸至網格、小區。在合理設置網格并精細化分為“單位型”“小區型”“街巷型”三類單元網格的基礎上,進一步抓實網格管理,規范提升“全科網格”,將多網格的城管、綜治、環保、應急、衛健等各類網格職責融為一體,為轄區居民提供“組團式服務”,充分發揮“1+N”的作用,并把居民、商戶和轄區單位統一納入網格管理,最大限度整合黨建資源、行政資源、公共服務資源、社會資源和市場資源,通過“多網融合”落實“吹哨報到”,按照“問題收集、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結果反饋、核實結項、綜合評價”等階段構建管理閉環,依托網格管理“多網合一”機制,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構建一核多元、相互嵌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治理網。
科學分級、精細調處,建立矛盾糾紛“四級調處”機制,變“一把抓”為“精準干”。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時俱進發展人民調解制度,聚焦科學分級、精準調處建立矛盾糾紛“四級調處”機制,組建派出所、社區、內設、街道“四級調解委員會”,以“四級調解”的有機銜接、相互支撐、聯動配合“固化”矛盾調解參與形式、實踐流程,使人民調解更有針對性、實效性。第一級派出所調解委員會,由派出所、司法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知名人士組成,主要調解重大、應急突發且事關公共利益的矛盾糾紛。第二級社區調解委員會,由社區居委會干部、社區民警、轄區群眾組成,主要調解社會治安及居民家庭交往相關的矛盾。第三級內設調解委員會,由轄區單位“一把手”掛帥利用現有框架就地、及時化解內部人員之間產生的矛盾。第四級街道調解委員會,以“1+5+X”模式調糾解紛,即由街道黨工委牽頭,整合社區、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督管理所、城管執法大隊五方調處力量,受理解決家庭、物業、環保、交通、醫療、住建、民商等多領域重大矛盾糾紛。截至目前,街道依托“四級調處”機制化解信訪積案12件,處理網上信訪26件,成功調處矛盾糾紛605余起,重點化解了萬發廣場、中意廣場、世紀嘉園小區等群體性上訪事件。
定期研判、合力共治,完善綜合治理“多元研判”機制,變“多條線”為“一股繩”。堅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著力提升黨對基層治理的組織領導能力。將街道、社區、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督管理所、城管執法大隊等“多條戰線”力量擰成“一股繩”、聚成“一股勁”,以“屬地管理”“領域負責”的要求對轄區內矛盾糾紛、安全隱患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圍繞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等實行“臺賬式”管理,做到風險分級、隱患分類,并依托“1+5+X”模式,構建權責清晰、系統有序、協同配合、運轉高效的治理機制,由街道黨工委書記定期組織街道組室、社區、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督管理所、城管執法大隊主要負責人召開“1+5+X”矛盾糾紛、安全隱患排查分析月例會,對“賬上問題”現場交辦,采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的方式推動問題“清倉見底”“全面清零”,以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的“全周期管理”提升風險防范、系統預警、源頭治理的能力。
來源:徐家井街道
作者:黃迪旭
編輯:鄭志祥